電流互感器是重要的電力設備,認識電流互感器是了解二次回路的基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電流互感器。
1、電流互感器的作用
(1)將一次系統的電流信息準確傳遞到二次側相關設備。
(2)將一次系統的大電流變換為二次側的小電流,使得測量、計量儀表和繼電保護等裝置標準化、小型化,并降低了對二次設備絕緣的要求。
(3)將二次設備以及二次系統與一次系統高壓設備在電氣方面很好的隔離,保證了二次設備和人身的安全。
2、變比和準確度級
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參數包括變比和準確度級。
變比:表示一次電流與二次側電流的比值,是繼電保護整定計算及計量專業的重要參數。
變比的選擇,首先應考慮額定工況下測量儀表的指示精度和滿足保護裝置額定輸入電流及工作精度的要求。例如,當保護裝置的額定輸入電流為5A時,在正常工況下,測量級的電流互感器二次輸出電流應在1~4.5A之間比較合理。如果太小,(如小于0.5A)就不合理了。保護級的電流互感器,由于要保證在系統故障時不飽和,一般變比要大于測量級的電流互感器變比。
注意,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串聯變比不變容量增大一倍;并聯變比增大一倍,容量不變。二次繞組,串聯變比不變,容量增大一倍;并聯變比減小一半,容量不變。
準確度級:目前,國內采用的電流互感器的準確度級有六個:0.1、0.2、0.5、1、3、5級。按照計量、測量類和保護類兩類討論,計量測量類需要運行時精確測量,滿足正常負荷下測量要求,保護類在故障態時進行保護,滿足極限情況下的要求。
計量、測量準確等級:0.1、0.2、0.5等。如0.5級表示在額定工況下,電流互感器的傳遞誤差不大于0.5%。
保護準確等級:一般采用P級,例如,5P20,表示20倍額定電流下誤差是5%,所以保護級雖然精度不如計量測量級,但具有很強的抗飽和能力。
所以CT的繞組不能使用錯誤,否則容易出現飽和現象,對于繼電保護部分將出現誤動或拒動(縱差保護容易誤動,因為檢測差流過大。后備保護由于采集數值過小又會出現拒動的情況)。
3、標號原則
對于不同用途的交流回路,使用不同的數字組。如:電流回路通常為400~599,電壓回路標號范圍600~799。回路每經過一個元件,標號應加1。對于特殊用途的交流回路,可以使用特殊標號。
4、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使用原則
(1)選用合適的準確度級。
而對于保護使用的繞組一般準確度要求不是很高,除滿足額定電流下不超過規定值,要求在較大短路電流下有較好的傳變性,保證誤差不超過規定值。
(2)CT二次不得開路
電流互感器相當于內阻很大的電流源,會在二次側產生高電壓,危及二次設備及人數安全。
(3)CT二次繞組選用不得造成死區
電流互感器常見的一種故障是油箱底部繞組對地閃絡,原因是頂部端蓋密封不嚴,漏水,導致底部積水而引起繞組絕緣損壞。所以母差保護和線路保護所用繞組的保護范圍必須要有重疊。如圖所示。
(4)CT備用繞組需可靠短接,使用復變比(多抽頭)的繞組時,嚴禁將不用的抽頭短路。
(5)具有小瓷套管的一次端子應放在母線側。
電流互感器裝小瓷套端放在母線側,是考慮當大瓷套對地閃絡放電,引起的單相接地故障,不致成為母線側故障。母線側有小瓷套,故障會移到線路側。(認為線路故障而不是母線故障,切除元件少,影響小。)
5、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接線方式
(1)單相接線方式
接線簡單,適用于主變消弧線圈、中性點及小電流接地系統中的零序回路
(2)兩相星形接線方式
可反映各類相間故障,但不能完全反映接地故障。一般用于小電流接地系統的測量和保護回路。對于小電流接地系統,該接線不但節約了一相電流互感器,而且在同一母線的不同出線發生異名相接地短路時,能使同時跳開兩條線路的幾率下降2/3.但要注意的是,同一母線上的電流互感器必須接在相同的相上,否則某些故障時不能動作。
(3)三相星形接線方式
一般用于大電流接地系統的測量和保護回路,能反映任何一相、任何形式的電流變化。
(4)三角形接線方式
這種接線主要用于保護二次回路的轉角或濾除短路電流中的零序分量。但在微機保護中,常常將各側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均接成星形。在保護中通過軟件計算進行電流轉角和電流的零序分量濾除,這樣就簡化了接線。
6、二次回路的接地問題
為了確保安全,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必須接地。否則,當電流互感器的一次和二次之間的絕緣破壞時,一次回路的高電壓直接加到二次回路中,損壞二次設備危及人身安全。
電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只能有一個接地點,決不允許多點接地。
當二次回路只有一個Y連接的電流互感器時,該接地點應在電流互感器出口的端子箱內。對于有幾組電流互感器電氣上互相連接時(如母差保護需要采集每條線路電流),這幾組電流互感器也只能有一個接地點,該接地點在保護屏上。簡單的說,就是如主變差動保護,母差保護用CT應在保護屏統一接地,而計量、測控、錄波用CT應在端子箱接地。